河南平顶山高新区:以标准化服务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平观新闻      更新时间:2025/1/10      浏览:

激发经济活力,离不开多方努力,而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既体现着经济发展“软实力”,也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硬支撑”。

近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正式发布了营商环境促进标准化试点单位名单,全国共有40家单位入选,河南省平顶山高新区名列其中。

“标准化是实现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之一。”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国权说。近年来,高新区一直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在长期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极具特色与优势的营商生态,构筑起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1736476585471.jpg


高效、便捷、贴心的政务服务

如何引得项目纷至沓来?项目落地又怎样畅行无阻?落地后又该如何迈向高质量腾飞?营商环境优化作为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纽带,始终是企业目光聚焦的热点区域。

该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高效办一件事”,提升企业满意度。


1736476635109.jpg


提高服务效率。该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制定企业开办标准化流程,实现企业开办“最快15分钟”审批;推行“企业迁移一次办”,将“迁入申请、迁出登记、迁入登记、变更登记”4个环节整合为“迁移登记、变更登记”两个环节,全程线上办理,实现“企业迁移零跑动”,办理流程压缩50%,办理时限缩短95%以上。

提升服务能力。为助力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预验即试产、竣工即领证”工作目标,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重大项目服务专区,联合区经发、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规划局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部门,定期展开项目会商,为项目“把脉问诊”“精准施策”;创新项目全流程审批加速机制,综合运用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容缺预审等多项操作标准创新举措,化“分阶段审批”为“全链协同审批”,全力打通项目建设“中梗阻”。

提高服务质量。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有诉即办窗口、帮办代办专区,制定志愿者服务、帮办代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有诉即办标准化工作制度,选派6名专职志愿服务人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确保企业办事畅通无阻。2024年,该区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登记、变更、迁移、注销等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550余件,减少提交资料63%,为809家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2427枚,政务服务提速70%。同时,充分利用“首席服务员”“12345热线”等制度优势和党员志愿服务力量,收集企业问题线索、拓展受理渠道。2024年初以来,该区相关部门在审批、信用、准入等方面帮助企业解决难题350余个,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228项、项目建设类审批351项,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能。


1736476670834.jpg


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

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该区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标准化制度,保障市场准入与退出“机会平等”,商品流动“进出自由”,生产成本“竞争公平”,生产行为“经营自主”,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

在产权保护方面,该区围绕产权保护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开展保护不同所有制主体物权、债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护企”“护航”系列专项行动,建立涉企案件协作办理、多元纠纷化解、行政执法质效提升等标准化流程,以机制体制的畅通实现“护企安商”。同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让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无后顾之忧。

市场准入方面,整合各部门审批流程,推行标准统一的“一站式受理、并联式审批、限时办结”模式,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针对新兴业态,秉持包容审慎原则,允许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先行先试,根据试错结果及时调整监管规则,为创新商业模式提供适度宽松的准入环境。

在公平竞争方面,构建跨部门协同的反垄断监管机制,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实施严厉惩处,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将审查范围从政策制定环节向政策执行、评估等全流程延伸,及时纠正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营造各类经营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在社会信用方面,建立信用评价标准化体系,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信用评分模型、企业积分制等手段,建立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评价、公示、应用等标准化制度,对市场主体信用状况进行精准画像和动态评估,并将信用评价结果广泛应用于市场监管、金融信贷等多个场景,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让信用成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考量因素,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736476697973.jpg


文明监管、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

该区深入开展“体检式监管 服务型执法”工作,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体检式监管 服务型执法”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过事前预警、事中辅导、事后跟踪全链条服务的有机衔接,实现监管、执法和服务有机融合。以“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从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推进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标准化“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新模式,加大执法部门之间、镇(街道)和执法部门之间的配合衔接,形成“综合查一次”事前沟通协调机制,由发起部门制订“综合查一次”检查计划,明确参与部门、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检查时间、检查频次等相关事项,确保不乱检查、不遗漏监管,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杜绝随意检查,实现了“贯通协同”与“各司其职”的有机结合,做到涉企执法监督“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实现了检查成本最低化、市场干扰最小化、执法效能最大化,让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温度体现在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之中。

精准供给,要素环境保障基础夯实

要素保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高新区在场所、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生产经营场所保障方面,科学规划产业用地,制定土地出让、转让、租赁等标准化政策,建立土地资源储备与调配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按照高新区产业结构,分类建设六大标准化产业园,产业园内厂房、办公楼、人才公寓设施完备,水、电、气、暖等供应保障设施稳定运行,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同时,加强与外部交通枢纽的衔接,建设豫西南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打造现代物流发展生态圈,构建多式联运网络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在人才方面,出台《高层次人才激励办法(试行)》,常态化开展“百名博士进高新”产学研合作系列对接活动,精准匹配60余名博士入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和“用工春风行动”,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招聘服务,保障用工“衣食住行”需求,实现企业“轻装上阵”。

在资金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债券、金融贷款政策的扶持作用,建立健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落实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140万元、获批高质量发展资金500万元、累计帮扶企业获得融资超2.4亿元,切实满足企业成长需求。

鼓励创新,引领发展的创新环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鼓励创新方面,该区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系列助企、护企、利企、兴企、强企行动,通过“一站式质量服务站”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同时,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鼓励企业将各领域标准化的先进理念与技术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规范;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手段,构建标准化长效机制,在推动标准化工作与安全生产、农业、工业、服务业相结合方面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

在企业培育方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双轨梯次标准化培育机制。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6家、专精特新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绿色工厂5家、智能工厂(车间)5家,孵化器、双创孵化载体在数量、规模和服务企业数量上均全市领先,辖区专精特新企业总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均全市领先。


1736476722320.jpg


在平台建设方面,通过“百名博士进高新”活动,聘请专家深入企业面对面进行科技交流和讲解政策,不定期组织研发机构建设、项目申报、成果转化等各类科技政策专题培训,搭建企业和高校交流沟通平台,促进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2024年11月,该区被省科学技术厅确定为拟建设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尼龙新材料、智能电气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60余家。创新创业园区22家企业拥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机构)37个,其中6家企业拥有省级研发平台(机构)12个。

“通过企业满意度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与标准化水平提升,为创造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型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支撑。高新区将继续秉承服务企业的宗旨,用发展的视角完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标准化实践方案,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大动力。”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国权表示。(平报融媒记者 高轶鹏 通讯员 石艳蕾)

热门文章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53161

邮箱:ccysjc@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大地街1号院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