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23/10/25      浏览:

  ■吸引更多的央企民企到河北投资兴业,要抓住维护市场竞争公平性和稳定政策可预期性两个关键点,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提升市场吸引力。

  ■持续在强化企业需求导向、锻造精准高效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对标一流,构建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全方位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

  ■立足实际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地方产业与企业水平,加快构建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软实力,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作为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抓手。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包括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等在内的全方位、系统性工程。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需要在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与信用环境等方面全面发力。

  深入清理瓶颈壁垒,提高政策可预期与可持续性,构建公平竞争、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

  在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中实施“双盲”评审,破除招投标领域壁垒;推行实施企业名称申报承诺制,实现企业基本信息变更无感审批;将符合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融资支持要求的企业全部纳入免申即享覆盖范围——当前,全省各地都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有力有效举措,以最大诚意欢迎更多的央企民企到河北投资兴业。1—8月,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97.83万户,同比增长22.44%。出现这一可喜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抓住了维护市场竞争公平性和稳定政策可预期性两个关键点,提升了市场吸引力。这也启示我们,要吸引更多的央企民企到河北投资兴业,必须抓住重点、持续用力,加快打造公平竞争、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

  深入清理各种壁垒,维护市场公平。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降低许可证颁发门槛,探索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健全承诺事项事后监管制度,实现企业提交必要材料并作出书面承诺即可取得“准营”行业综合许可。进一步规范政务行为,深入推进审批便利化改革,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坚决清除不合规定的市场准入限制和隐性壁垒,促进公平公正竞争。

  提高政策的可预期性与可持续性。要让企业有稳定的政策预期,避免政策的朝令夕改。一方面,政策制定要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特别是确保相关经营主体参与、充分发表意见。另一方面,强化政策间的衔接。比如,推动税务、金融、土地各项政策实现无缝对接,在补充更正相关政策时,要明确说明新旧政策的边界。

  持续在服务上强化企业需求导向、在实践中锻造精准高效的执行力,构建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

  近年来,我省政务服务改革取得长足进步,如审批便利化方面,706项审批事项所需11858个申请材料(证明)取消、压减3557个,1171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网办率为82%,“最多跑一次”“一会三书一证”“不见面审批”等先进做法在全省多地推广实践。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领域政务人员服务意识的全面提升以及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今后,我省要持续在强化企业需求导向、锻造精准高效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对标一流,构建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全方位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

  持续在服务上强化企业需求导向。在服务企业过程中,要从便利企业的角度开展工作,在政策制定、执行和服务流程设计等方面,切实以方便企业为原则和出发点。要勇于创新和担当,对企业正当需求认真对待,对有利多数企业长远发展的决策敢于突破思维定式。要随时倾听企业声音,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与方式,不断完善服务政策、提高服务效率。

  持续在实践中锻造精准高效的执行力。要在工作细节上下功夫,追求政务服务的精细化、标准化与规范化。比如,浙江省制定的《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对政务服务全过程进行制度、流程、技术的精细化管理,我省可以学习借鉴,加快在政务服务、大厅管理、一网通办等方面形成精细管理标准与规范。要在精准度上发力,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建立个性化软环境服务机制,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推动政策供给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要强化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与数字赋能,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平台、政务服务审批平台、执法监督平台融合融通,打造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的规范化、高效化、便利化。

  全方位改善金融生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构建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破除这一瓶颈,要立足实际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地方产业与企业水平,加快构建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

  提高政府为经营主体融资服务能力。金融机构和政府要结合本地产业结构、企业行业特点,创新对接方式提高银企对接精准度。完善覆盖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征信平台,打造金融服务“一张网”,促进企业信息、部门信息的归集共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生态,提高信用贷款比例。

  创新融资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建设,促进动产资源有效转化为抵质押品,缓解小微企业缺乏抵质押物问题,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生物活体抵押贷款、民宿经营权质押贷款等方式。同时积极探索订单融资、仓单融资、存货融资、知识产权融资等多种方式,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数字化建设,提高信贷便利度。加快建设产业互联网平台,有效对接政府、企业、项目、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同时,依托产业互联网平台将货币政策工具和数字化相结合,积极创新“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实现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金融机构产品与企业融资需求的精准对接。

  聚焦企业权益保护,推动执法规范化柔性化,构建遵法守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经营主体在产权、合同执行、经营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对激励投资、促进公平竞争、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法治环境建设,一是健全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制度,尽快补充完善相关政策,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进一步“聚商气拢人气”。二是完善解决商业纠纷制度,构建新型商事调解和仲裁制度,探索诉讼、仲裁与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实现智能化办事、办案、办公。三是完善企业破产程序,深化破产案件府院协调联动,探索多渠道企业挽救机制,提高企业重整成功率。四是提升执法规范化柔性化水平,集中整治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等行为,切实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重视柔性执法,全面落实“首违免罚”“轻微不罚”制度,建立“容缺后补”工作机制等,让执法有温度、企业有安全、发展有保障。

  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治理政务失信为突破口,构建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

  信用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其中政务诚信发挥着表率和导向作用,是建设良好信用环境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我省要持续加大对政务失信行为的整治,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群众信赖度,以政务诚信建设带动构建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

  一是完善政务失信预防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失信预警机制,通过数据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政务失信行为。二是完善政务诚信监督机制。健全政务诚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拓宽政务诚信监督渠道,鼓励媒体、民间组织、公众参与政务诚信监督工作,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监督格局。三是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对政务失信行为的追责问责,通过行政处罚、信用惩戒等手段依法依规治理政务失信行为。四是提高政府履约能力。对政府承诺类事项进行可行性论证、承诺预期效果分析,确保承诺事项可履约。

  【作者朱立新,系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

热门文章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53161

邮箱:ccysjc@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大地街1号院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