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到的13种优势特色农产品之一,冬枣品牌荣获国家驰名商标,品牌价值56.11亿元、列枣类第1名。近年来,沾化区深入落实滨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求,在持续抓实冬枣产业“双增双提”工程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服务模式创新和政务要素保障,以营商环境优化推动“一县一品”工作提质增效。
一、小冬枣,大产业,形成了系列产业优势 沾化冬枣历经40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从56株“庭院枣树”到30万亩“冬枣园林”的鲜果神话,形成了集生产、销售、研发、储藏、物流、加工和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总体来说,产业发展具备六大优势。 一是产地优。沾化全年无霜期212天左右,降雨量年平均545毫米,土壤属滨海盐化潮土,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内,矿物营养丰富。二是科技新。依托国家级、省级产业研发平台,进行“原生代提纯复壮、优势品种的推广、新品种的研发”,良种培育技术处于世界前沿。三是品质好。沾化冬枣营养丰富,含苏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糖量达25%—39%;含A、B、C、P等多种维生素,每100克果肉维生素C含量350毫克,有“活维生素丸”之美誉。四是标准高。坚持标准化生产,编制《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规范》等10余项地方和团体标准,冬枣生产全过程实现标准化管理,2020年通过182项检测指标成功出口欧美。五是链条全。全区涉枣企业30余家,研发枣花蜜、冬枣糕等加工产品10余种,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度假等精品旅游路线,网络销售占比超50%。六是品牌靓。沾化冬枣“一枣一世界”品牌享誉全国,先后成功入选世界军人运动会直供水果,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连续三年荣膺区域品牌全国百强。 二、抓保障,凝合力,开建了双向组织轨道 一是聚焦冬枣产销,以“双增双提”为主线,专职盯靠产业发展。2004年1月,设立沾化冬枣产业办公室,现调整为沾化冬枣产业发展中心,属正科级事业单位,配有正式编制12个,专职服务全区冬枣产业发展,是滨州市唯一设有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事业单位的县区。围绕沾化冬枣品种改良培育、种植新技术推广应用等6项职能,全方位推动“双增双提”工程(即增加设施栽培面积、增加“沾冬2号”面积,提高冬枣质效、提高枣农收入)。2024年,新建冬枣大棚4060亩,改良品种1331亩,沾冬2号种植面积达3.3万亩,产量达6.6亿斤,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真正成为群众百姓衣兜里面看得见的富民产业。 二是聚焦产业提质,以“增值服务”为主线,协同提升服务效能。锚定“精准服务、精细服务、延伸服务”突破目标,以营商环境优化赋能冬枣产业发展为逻辑路径,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区政协副主席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领全区专项行动。区级领导组织召开专题研讨和调度推进会议5次,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通过座谈研学、观摩调研等形式开展专项推进活动11次,确保专项行动高点定位、高效保障、高标推进。同时,由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会同区发改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等单位成立35个助推冬枣产业发展服务专组,公开服务电话,全时限办理枣农枣企诉求难题,确保助推产业发展工作靠前有服务、兜底能保障。 三、盯源头,延链条,集聚了三大政务资源 按照滨州市“一县一品”总体逻辑布局,围绕要素、政策、服务三个“资源包”,进行了深入挖掘与系统整合,阶段性成效全面显现。 一是以图鉴为引,明晰产业链条。以冬枣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编制《“沾化冬枣”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2024—2028年)》,形成了沾化冬枣产业链1张图谱,产业链龙头企业清单、涉枣规上工业企业相关情况等10张清单,建立起区域能源、文旅等5套资源库。2024年,指导尚亿食品等6家枣企龙头企业研发枣木雕刻等新型产品13种,年消化非商品果3万吨;依托枣花节、冬枣节等节庆活动,创新开发“冬枣观光游”“冬枣采摘游”等精品旅游线路8条;将公益岗设在产业链,创新“公益岗+冬枣”模式,开发“枣福”公益性岗360个。 二是以政策为基,强化靶向帮扶。聚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梳理科技创新、质量品牌、税费减免等精准适用冬枣产业政策53项,助力枣农枣企降本增效。2024年,落实设施建设贷款贴息政策,累计发放大棚贷款1.7亿元,贴息1146.08万元;加大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力度,推出冬枣特色农产品保险,累计拨付财政补贴335.18万元;深化地理标志政策保护,沾化冬枣作为全市唯一、全省两个品牌之一,成功入选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筹建名单,新增沾化冬枣地理标志用标主体42家,增长率达110%;组织做好“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新增健源红等枣类专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 三是以服务为本,提优增值供给。创新推出沾化冬枣“一件事”集成服务模式,在冬枣生产集聚地下洼镇打造“冬枣产业服务专区”,提供企业开办、增值服务等场景4大类、集成审批25项,审批材料由175件精简至80件,办结时限由74个工作日精简至10个、27张申请表单精简到一张表单。2024年,以冬枣“一件事”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176家、涉枣市场主体2870家,冬枣相关项目立项9个,总投资25.37亿元;强化数字赋能,沾化区“农产品(冬枣)产业大脑”成功入选山东省2024年度“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并在建设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2024年9月3日,山东省营转办优化营商软环境助推特色产业发展专刊刊发沾化区经验做法,并全省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