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称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城管部门要求,红底门头牌匾统一更换颜色,引发关注。
三河市城管局工作人员称,这是按照市政府城市规划要求,门头牌匾底色除红色、蓝色、黑色以外,都可以。三河市政府办一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称“我们这儿也不了解这个(情况)”。
4月8日上午,河北三河燕郊开发区一蜜雪冰城店工作人员称,该店的招牌改成了绿色的,“城管说靠大路口的所有门头都不让用红色的。”
工作人员称,靠大路口的(店门招牌颜色)都改了,不是靠大马路的就没有改。
一位商户告诉九派新闻,他和附近几家商户的牌匾都换成了绿色,“是城市规划要求,没有相关补贴,都是自己换。我们就刷了个颜色,没花什么钱”。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此前报道,记者联系到三河市城管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解释道,按照市政府城市规划要求,红色、蓝色、黑色的门头牌匾底色以外,都可以,“有关部门会有文件下发的,到时候会在公众号上推送”。
媒体评论
红网·红辣椒评论: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特色街区、营造商业氛围,是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商户牌匾提出更高要求无可厚非。问题是,出台这类公共管理政策,应当进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具体举措既经得起科学性、合规性、历史性拷问,又应经得起大众审美审视。否则,简单粗暴“一刀切”,难逃滥用权力、劳民伤财之嫌,得不偿失。总之,城市既要容得下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要容得下五颜六色的门头牌匾。(徐林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如今各地千方百计稳经济、扩消费,强调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对市场主体的干扰。三河城管部门却以吹毛求疵的态度“整治”门面,这看似在雕琢市容细节,实则可能让商户对经营稳定性产生疑虑。而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正是给市场主体以清晰稳定的预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河城管部门的乱作为,对当地的营商环境,也是一种伤害。(朱文龙)
极目新闻评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以服务公众为核心,出台任何涉及公共利益的规定前,都应该多做调研、多听民意,有明确的标准和合理的流程,执行过程应当公开透明、规范有序,不能仅凭个人喜好或者模糊的“城市规划”就任性为之。当地相关部门应该正视这一问题,给商家和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充分尊重公众对于公共政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只有将城市治理建立在法治、科学、民主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出现“无厘头”的决策,与市民一起共同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