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坚决摒弃“一亩三分地”思维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25/3/20      浏览:

“限定经营者所有制形式、注册地”“强制在本地投资经营或者设立分支机构”……围绕当前不当干预市场竞争的突出表现,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有关情况,针对解决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公平是市场环境的基石。就像各类竞赛离不开公平的比赛环境,市场经济也需要创建“海阔凭鱼跃”的制度环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利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同台竞技、公平竞争。

正如有的竞赛存在暗箱操作的违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环境也面临一些挑战。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时“用力过猛”,不切实际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人为制造“政策洼地”,导致“内卷式”恶性竞争;有的地方为扶持本地企业,筑起高高的门槛、厚厚的壁垒,对外来企业搞“差别对待”,大搞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禁而不绝,打破了公平竞争的“氛围感”。

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何以存在?一个关键原因是“小大失衡”。小,即一地、一域、一领域;大,即大局、全局。有的地方受限于“一亩三分地”思维以及政绩观错位影响,政策取向更多地考虑一地一域,而非站在全国角度通盘考虑。比如,那些设置重重“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阻止外地企业和产品准入的地方,不外乎是为了保护本地企业,保证本地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税收增长和吸纳就业。这种小大失衡,妨碍了商品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畅通流动,既不利于本地长久发展,也不利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下大力气整治解决。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此番《实施办法》是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基础上的再落实、再推进,进一步细化了“颗粒度”,明确了政策红线、底线,旨在破除一些地方不合理的“土政策”、红头文件垒起来的“篱笆墙”,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政府不当市场干预行为。

“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关键是要处理好“小大之辩”。正确认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让“小局”服务于“全局”,让“小道理”服从于“大道理”,做到全国一盘棋,统一大市场,畅通大循环。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严格实行“非禁即入”等措施;发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规范地方标准,上线全链条公平竞争审查系统……以更大力度规范政府行为,着力清除“小循环”,方能畅通“大市场”。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内容:4月20日施行!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新规(附举报受理方式)

热门文章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53161

邮箱:ccysjc@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大地街1号院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