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政务数据牟利2.48亿,违规!

来源:国家审计署、交汇点等      更新时间:2024/7/15      浏览:

近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中央部门单位2023年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的公告。公告指出,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审计署重点审计了41个部门及所属346家单位财政预算拨款5824.04亿元,并关注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此次共发现各类问题金额226.26亿元,其中部门本级36.29亿元(占16%),所属单位189.97亿元(占84%)。

结果表明,部门本级预算执行总体相对规范,但所属单位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仍较多发,进一步印证了审计去年关于中央部门预算执行问题向所属二三级单位转移下沉的判断。

审计结果显示,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仍有发生。如利用政务数据牟利成为新苗头。按要求,部门应有序开放所掌握的全国性政务和公共数据,降低社会公众获取成本。但一些部门监管不严,所属系统运维单位利用政务数据违规经营收费。4个部门所属7家运维单位未经审批自定数据内容、服务形式和收费标准,依托13个系统数据对外收费2.48亿元。

政务数据是机关等单位在履职过程中收集、产生的大量数据,其全面性、精准度为一般企业市场调查所不能及。当政务数据足够丰富多样、使用场景足够多,其本身的经济社会价值就能得以彰显。随着数据被列为数字经济中的关键生产要素,数据的价值被各界所认可,尤其是以政务数据为核心的公共数据,如何高效规范公平透明的向社会供给,成为目前亟待破局的问题。此次国家审计署审计出的政务数据违规牟利问题,为如何规范公共数据的开放和授权运营敲响了警钟。

当下,各地决心优化营商环境,力度不可谓不大,投入资源不可谓不多,但宜商宜业环境的营造,除了资金、土地等传统要素外,数据这一新兴资源也变得愈加重要。今天,我们已看到数据“×”效应,也应当拿出“加倍”速度和力度——有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对政务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对条口不同但内容相同的数据进行统一编码,这样便于批量化管理和利用。建立起合理开放、有序分发的体制机制,规范政务数据市场,这是做好数据开放文章的重要前提。同时,也要拿出“加倍”的准度,开放政务数据要始终坚持需求导向,瞄准企业经营急难愁盼、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精准发力,引导数据释放出可感可见的红利。更要拿出“加倍”的可靠度,开放政务数据涉及复杂数据要素、纷繁利益主体,其安全可靠性是开放、交易前提,因而要对待开放的数据进行合规性审查和“清洗”,确保其成功“脱敏”。

热门文章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17727

邮箱:ccysjc@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大地街1号院

邮编:100062